4月27日下午,天心区检察院“天检大讲堂”第四期聚焦未成年人权益保护领域社会热点,未成年人综合履职办公室检察官助理曾宇哲以“强奸犯罪的法律规制与司法实践”为题,通过历史纵深与当代实践的双重视角,为全院干警带来一场兼具法治思辨与人文关怀的专题讲座。


讲座以中华法系的文明传承破题,系统梳理了自《唐律疏议》严惩性侵幼女、明代“斩立决”震慑施暴者,到2021年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(十一)》将教师、医生等“特殊职责人员”纳入重罚范畴的演进历程,深刻诠释了“法网愈密、正义愈彰”的立法精神。小曾老师结合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重点解析性暴力犯罪的核心认定逻辑,强调“保护弱者”与“守护正义”的双重平衡:对成年被害人要求“暴力胁迫+违背意志”的严格证明,对未满14周岁幼女则须亮出“零容忍”红牌,彻底击穿“自愿同意”的虚伪面纱。

针对司法实践中的疑难症结,小曾老师深入剖析了未成年人性侵等复杂场景的破局之道。通过指导性案例“齐某校园性侵案”中“公共场所”的认定,以及刑事审判参考案例“何某强奸幼女案”确立的“推定明知”的原则,他生动展现了如何从聊天记录、就医痕迹等碎片中拼凑真相,让施暴者无所遁形。此外,他还分享了审查证据的实务经验,强调“法律天平必须向弱者倾斜”的价值导向,并呼吁关注“受害者沉默背后的耻感文化”。

在讲座交流中,小曾老师既为大家重新解读了性暴力犯罪的认定标准,更通过鲜活案例传递出“尊严不容践踏、暴行必付代价”的司法态度。天心区检察院将继续依托“天检大讲堂”平台,重点锻造未成年人检察专业团队素能,大力推进“利剑护蕾·雷霆行动”,同时深化“检察+”协同机制,与教育、民政、妇联等部门共建“强制报告—司法介入—心理修复—社会融入”的全链条保护体系,以更优质的司法供给守护青春成长之路。